淡而远,清而香,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。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。民间最早叫“洞庭茶”,又叫“吓煞人香”。到了清代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倍加赞赏,但觉得“吓煞人香”其名不雅,于是题名“碧螺春”。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。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、果间作区。茶树和桃、李、杏、梅、柿、桔、白果、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,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,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,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,蔽覆霜雪,掩映秋阳。茶树、果树枝桠相连,根脉相通,茶吸果香,花窨茶味,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。正如明代《茶解》中所说:“茶园不宜杂以恶木,唯桂、梅、辛夷、玉兰、玫瑰、苍松、翠竹之类与之间植,亦足以蔽覆霜雪,掩映秋阳。” 茶树、果树相间种植,令碧螺春茶独具天 然茶香果味,品质优异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,条索纤细,嫩绿隐翠,清香幽雅,鲜爽生津,汤色碧绿清澈,叶底柔匀,饮后回甘。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,卷曲如螺,白毫毕露,银绿隐翠,叶芽幼嫩,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,上下翻飞,茶水银澄碧绿,清香袭人,口味凉甜,鲜爽生津,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。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,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、叶底柔匀、清香幽雅、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。碧螺春的品级分类1、特级:外形全部为纤纤索苗,每斤碧螺春约6万多个芽,然而外形却是以二、三叶为主,越是极嫩越芽,口感也越鲜嫩,喝到最后只有醇厚的感觉,不希不赖。其他碧螺春的分级标准也是全芽有采,芽大叶小,芽大叶小。2、一级:一芽一叶初展,芽长于叶,一芽一叶为准。3、二级:一芽二叶初展,较扁平光洁。三级:一芽二叶,芽叶长度不齐,呈黄色。4、三级:一芽二叶,其余为一芽三叶初展,三叶占百分之。5、五级:一芽三叶与对夹叶,条形为主,叶片较大,嫩叶黄绿。6、三级:一芽三叶与对夹叶,长度稍大于其他茶。6、七级:一芽三叶与对夹叶,叶脉较粗,叶缘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