吓煞人香”,自古就是茶中珍品,传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采制历史。其实,碧螺春的采摘时间非常短暂,在清明前后就可以开始采摘了。 碧螺春的采摘以春分开采之前为最佳时期,早采的虽已有一斤干茶达三四叶时就开始采摘,但是刚采回来的碧螺春就不是新鲜茶叶了,它的味道和香气并不怎么样,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加工制作,因此口感上会有一定的差别。 了解完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后,相信你也会喜欢上碧螺春的原始的制作方法了。尤其是茶叶采摘下来后,如果温度不够,要稍微放置几个小时,保持在三十摄氏度左右,这样既能防止鲜叶被氧化,又能更好地保持茶叶的绿色,口感也会特别鲜爽。 碧螺春采摘过早,尤其是春茶,产量较少,因此,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上乘。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,芽长1.6—2.0厘米的原料,叶形卷如雀舌,称之“雀舌”。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,芽尖比白毫更显,且滋味更鲜爽。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,采摘有三大特点:一是摘得早,二是采得嫩,三是拣得净。每年春分前后开采,谷雨前后结束,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。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,芽长1.6~2.0厘米的原料,叶形卷如雀舌,称之“雀舌”,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.8~7.4万颗芽头,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,可见茶叶之幼嫩,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。 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,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“功夫茶”、“新血茶”。高级的碧螺春,茶芽之细嫩0.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,足见茶芽之细嫩,形态自然,加工精细,形似雀舌,色泽金黄光亮,香气浓郁,滋味鲜醇甘厚,汤色嫩绿整齐,幼芽初展,芽大叶小。在鉴别真伪时,可用真品进行对照,观察其“形美、色艳、香浓、味醇”四绝的特点。 二、洞庭碧螺春的产地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,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,主要分布在庭山、小种山的碧螺峰。 其品质特点是:条索纤细,卷曲成螺,茸毛披覆,银绿隐翠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