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属于绿茶。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,故命名洞庭碧螺春。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,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。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,太湖水面,水气升腾,雾气悠悠,空气湿润,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,质地疏松,极宜于茶树生长,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,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。据记载,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,有千余历史。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“碧螺春”。碧螺春条索紧结,蜷曲似螺,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。碧螺飞翠太湖美,新雨吟香云水闲。喝一杯碧螺春,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。清香文雅,浓郁甘醇,鲜爽生津,回味绵长。 清水苏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、果间作区,茶树和桃、李、杏、梅、柿、桔、白果、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,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,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,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,蔽覆霜雪,掩映秋阳。茶树、果树枝桠相连,根脉相通,茶吸果香,花窨茶味,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。正如明代《茶解》中所说:“茶园不宜杂以恶木,唯桂、梅、辛夷、玉兰、玫瑰、苍松、翠竹之类与之间植,亦足以蔽覆霜雪,掩映秋阳。” 茶树、果树相间种植,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,品质优异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,条索纤细,嫩绿隐翠,清香幽雅,鲜爽生津,汤色碧绿清澈,叶底柔匀,饮后回甘。 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,是碧螺春的采摘季节,采摘的茶叶、外形及内质都有所区别,所以外形是碧螺春特点的形成图片。 碧螺春的名称由来 有一天,在太湖之滨的狮山山麓下视,有一位貌似革登山的游人闻风而来,便采摘回来精制的“吓煞人香”给他带回了新茶,当茶叶干后,取其味,色香味远比当时的名茶“吓煞人香”。清朝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倍加赞赏,但觉得“吓煞人香”其名不雅,于是题名“碧螺春”。从此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